【资料图】
“这地变好了,咱种地更来劲。”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大肚川村农民李新福,这两天正在地里筹划春耕。
李新福家玉米地在水库下游河道旁。“原来全是洼地,经常被淹,着急上火却没啥好办法?!?6岁的李新福经营30多亩地,聊起前几年境况一再叹息。如今,站在地头放眼望去,耕地平整。
“都是从库底清出来的淤泥,政府免费给平铺到低洼耕地上?!崩钚赂Wテ鹨话痒詈诘耐了担巴莸乇涓叩兀筒蛔爬?。土老好了?!?/p>
桦甸市积极探索“淤泥还田”模式,解决淤泥稳定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。2019年,桦甸市启动实施了水库生态修复、清淤扩容和生态防护3项工程,大肚川村水库迎来60多年来的首次清淤,清理出约26万立方米淤泥。经检测,清理出的淤泥全部符合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,且富含有机质、氮、磷等养分。
“每亩地少用20多斤肥,还能增产20%?!崩钚赂K怠S倌嗷固镆哺纳屏怂馍逵傩钏螅恍┧馑钣?米多增加到4至5米,冷水鱼养殖业得以发展。
目前,桦甸市已完成水库生态修复、清淤扩容工程,新增绿化面积100余万平方米,清出淤泥450万立方米,2022年淤泥还田地块扩大至560多公顷。
推荐阅读
关于我们| 联系方式| 版权声明| 供稿服务| 友情链接
咕噜网 www.tou7.cn 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Copyright©2008-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
联系我们: 39 60 29 14 [email 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