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
正是吃爆炒的季节
(相关资料图)
小龙虾、螺蛳等
蒜香、香辣……各种口味
很多吃货的快乐又回来了
不过
小陇要给大家提个醒
享受美食的同时
要!注!意!
有人因吃了这些食物
被送进医院
小龙虾易导致急性荨麻疹
01
男子吃完小龙虾被紧急送医
24岁的朱先生(化名)在近日和朋友宵夜时,干掉了小半盆麻辣小龙虾。几小时后,朱先生突然开始感觉浑身又痒又痛,身上满是红红的疹子,忍不住反胃。
朋友赶紧将他送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。这时朱先生双唇红肿,全身皮疹,吐词模糊,手脚出现轻度肿胀,并且胸闷呼吸不畅。经积极抗过敏治疗,半小时后,朱先生皮疹明显改善,呼吸困难缓解。
接诊的皮肤科主治医师表示,这是吃小龙虾过敏引发急性荨麻疹。进入吃小龙虾旺季,现在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碰到十多个,甚至二十多个过敏急诊,并且过敏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。
02
4只小龙虾,有人差点没命
据报道,近日浙江义乌28岁的小伙只吃了4只小龙虾,就差点要了他的命。
当天晚上十点,肚子开始隐隐作痛,第二天早上八点左右,出现了喷射性呕吐的症状,吐完后整个人乏力、头晕,四肢出现疹子。
吃小龙虾,为何会导致急性荨麻疹?
医生解释,小龙虾里面含有“异种外来蛋白”,一些特殊人群对异种蛋白特别敏感,大量进食后异种蛋白蓄积在体内,从而产生相应的lgE抗体。当过敏原和lgE抗体结合之后产生相关抗原抗体反应,就会导致皮肤风团、喉头水肿、血压降低等症状。
严重的食物过敏足以致命,如果过敏病情发展迅速,短时间内就会出现胸闷、气紧、腹痛、头昏甚至过敏性休克等症状,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!
所以,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小龙虾。除了过敏人群外,这三类人群在吃小龙虾的时候也要慎重:易消化不良人群、尿酸高、痛风的人群、糖尿病患者。
除了小龙虾
常出现在夏季餐桌的螺蛳也要注意
织纹螺中毒没有特效药
近日,宁波51岁的张女士从塘中捞起大量海螺煮着吃了,吃完1小时后,她就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,口部周围以及舌部逐渐麻木。
家里人见状,将她送到医院,得知张女士食用过自行捞捕的海螺,结合其症状考虑为中毒。在洗胃过程中,张女士出现血氧饱和度急速下降,随后还出现了心跳骤停,医护人员赶紧进行抢救,经过9分钟的心肺复苏后,张女士转入了ICU病房进一步治疗。
图源:台州市场监管
根据患者家属提供的照片,医生明确了张女士食用的是割香螺,也叫织纹螺、海丝螺或白螺,其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,是麻痹性贝类毒素,类似于河豚鱼毒素。
加热、盐腌、暴晒等加工方式,均无法将毒性破坏分解,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可能致人于死地。
患者家属提供的割香螺照片
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ICU陈启江主任介绍,该毒素没有特效解毒药,中毒者主要呈神经性麻痹症状,死亡率较高。
织纹螺螺身细长,形似圆锥体,尾部较尖且细长,整体长1厘米左右,宽0.5厘米左右,螺肉呈淡黄色。
其所含有的毒素大约0.5毫克就会致人死亡,并且,靠家庭加热烹调不但不会起到“去毒”的作用,反而还会增加中毒风险。
除了织纹螺
容易被误食的还有福寿螺
有网友曾在街头买的“田螺”
被确认为是福寿螺!
什么是福寿螺?
福寿螺是含有大量寄生虫的一种生物,每年4月到6月,8月到10月都是它的产卵孵化期,它的卵是粉色块状,主要依附在石头、泊岸和一些植物的茎秆上面,一般高出水面。
福寿螺本身含有大量寄生虫,繁殖量大、繁殖速度快,会严重污染水环境。目前,已被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。
如何区分福寿螺、田螺
1.看外形区分。福寿螺和普通田螺外形有差别,福寿螺螺口大、螺塔矮,有纵纹。而田螺螺塔高、螺口小,尾部尖。福寿螺的外壳颜色呈黄色,田螺的外壳颜色则为青褐色。
2.看肉色区分。福寿螺的肉颜色较浅,多为黄白色,且可能有粉色虫卵;而田螺的肉多为青褐色。
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
食用小龙虾、螺蛳等
一定要提高警惕
还有哪些美食好吃却潜藏风险?
留言区给大家提个醒!
(来源:成都商报四川名医、央视网、宁波晚报、台州市场监管)
推荐阅读
关于我们| 联系方式| 版权声明| 供稿服务| 友情链接
咕噜网 www.tou7.cn 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Copyright©2008-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
联系我们: 39 60 29 14 [email protected]